在成都这座西部教育重镇,一种新型培养模式正在改变初中毕业生的升学格局。中职融通班——这种由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、高职院校或企业联合打造的培养项目,通过课程衔接与学分互认机制,为学生搭建起升学与就业并行的立交桥。目前成都已有30余所优质中职学校开展此类项目,其灵活性如同教育领域的"智能导航系统",能根据学生特质自动匹配最佳发展路径。
三类培养模式的特色对比
普职融通班采用"文化+技能"双轨教学,前两年同步学习高中课程与专业技能,第三年可自由选择普通高考或职教高考。以成都礼仪职业中学为例,其本科升学率持续稳定在40%以上。
中高职衔接班则像教育的"直通车",通过3+2/3+3学制实现从中职到大专的无缝衔接,尤其在汽车维修等专业领域优势显著。
校企订单班采用"入学即入职"的培养模式,成都航空旅游职业学校与双流机场的合作项目便是典型,毕业生可直接进入签约企业工作。
差异化发展的成功样本
成都铁路工程学校轨道交通班的98%就业率与多证培养体系,成都市财贸职高会计班35%的升本率,以及成都工业职校智能制造专业毕业生5000+元起薪,共同印证了融通班的多元价值。
选择融通班的四大理由
1. 升学通道拓宽:职教高考等途径使升学机会比普通高中生多30%
2. 就业保障强化:合作企业定向培养,五年就业率保持95%+
3. 经济成本优化:免学费政策使总成本比普高低40%-60%
4. 技能认证加持:学生平均持有2.8个职业资格证书
报考须知与成长案例
招生采取中考成绩+面试的综合评价,部分专业需达到普高线80%。值得关注的是,2025届毕业生中既有通过职教高考进入国企的技术骨干,也有创业年收300万的电商新锐,充分体现该培养模式的适配广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