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教融合的办学体系
扎根眉山市青神县的这所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,构建了以机械加工、电子商务等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集群。如同精准对接齿轮的传动系统,其与长三角、珠三角企业共建的订单班模式,使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%以上。价值500余万元的数控加工实训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,成为学生技能成长的加速器。
双师引领的教学实践
超过60%的双师型教师组成核心教学团队,将车间与课堂无缝衔接。学生在省级机器人技术等赛事中的屡次获奖,印证了"理论-实践-竞赛"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有效性。学校特别注重职业素养培育,通过校企共建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等场景化教学环境,使技能掌握度提升40%(类比烹饪专业学生直接在仿真餐厅实训)。
立体化成长支持系统
从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到勤工助学岗位,学校搭建了完善的经济支持网络。半封闭管理的80亩校园内,8人间标准化公寓与心理咨询室形成生活保障双支柱。值得注意的是,其距成绵乐城际铁路仅3公里的区位优势,为实习就业提供了交通便利性,这种"校门对接厂门"的布局在同类院校中独具特色。
可持续发展通道
除了直接就业,学校通过高职单招考试为学生开辟升学路径。近年来在竹编工艺等特色专业领域,毕业生既可选择本地产业就业,也能凭借技能优势继续深造。这种"就业+升学"的双轨制设计,如同为职业发展安装了双向阀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