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贵州省威宁县,威宁自治中等职业学校以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为核心,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。学校将"服务地方经济"作为办学宗旨,通过特色专业设置和校企联动机制,打造出农业技术、机械制造、计算机应用等优势学科群,其培养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生力军。
产教融合的特色培养模式
该校创新性地采用"教室+车间"的双场景教学:一方面配置现代化实训实验室(如数控加工中心模拟真实工厂环境),另一方面与属地企业共建实习基地。这种类似"学徒制"的培养方式,使学生能同步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和实操经验。在专业布局上,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机械加工、汽车维修等专业始终与区域产业需求同频共振。
三维度保障人才培养质量
师资层面,实行"双师型"教师队伍建设,既包含具有高级职称的理论专家,又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践导师。教学层面,建立阶梯式实训体系,从基础技能训练到企业顶岗实习形成完整闭环。就业层面,通过"订单班"培养、专场招聘会等渠道,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%以上。
持续升级的发展蓝图
未来学校将重点推进三大战略:扩建智能制造业实训中心,引入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设备;拓展"一带一路"沿线国家合作项目;建立乡村振兴技术服务站。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强化学校作为黔西北地区职业教育枢纽的地位,为区域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。